2025/09/01

資訊囤物症

 以前有資訊恐慌症

看到有點意思的文章就存起來
深怕以後忘記或找不到
我就像是患有資訊囤物症一樣
電腦裡一大堆雜物,還要花時間整理和分門別類

要是我有能力寫程式統計,被我存進去的東西還有看過幾次
再看一次的機率,八成低於 5%
為了這 5% 我花那麼多時間整理不就巨虧?

現在有什麼疑問 AI 大概都能在 30秒內搞定
與其繼續囤資訊,養成懷疑和驗證 AI 所說的話應該會是更重要的

像是叫 AI 寫 powershell script:
依日期整理 iphone 的照片和影像檔 (做為備份用)
關閉 windows firewall / 關閉 SMB 1.0 (配合 ivanti 做大量電腦管理)
透過 API 存取 action1 報表,並轉成容易整理的 CSV,以及比對資料並存成結果

這些都是可以驗證的,如果是我自己去寫,從搜尋和試錯大概得花三倍的時間
日常只有用 gemini 和 chatgpt

寫 script 明顯是 chatgpt 比較好,不用花太多 prompt 就可以達到我的要求
反之 gemini 就算多花一倍的 prompt 也達不到
所以問瑣事我都拿 gemini 來用

沒把 prompt 留下來似乎有點可惜
不過以現在 AI 演化的速度來看,之前的 prompt,可能也沒辦法拿到以後去用了

學著用 AI,把定義問題的能力練熟,應該會比較好


2024/05/20

20240520


copilot 對於系統管理員的幫助,以 powershell 為例

一般來說,我們是會自己翻手冊、看 QA,但底下這兩個,很難在不熟的狀況下,5s 找到 QA / help
powershell 中的符號
$_
是什麼意思
$_ 是 PowerShell 中的一個特殊符號,表示"目前物件"或"管道中的目前物件"。當您在 PowerShell 中使用管道(|)時,$_ 代表管道中的每個物件。您可以在腳本塊、函式或管道中使用它,以便對每個物件進行操作。例如,您可以使用以下方式來遍歷集合中的每個元素:
$myArray = 1, 2, 3, 4
$myArray | ForEach-Object {
    Write-Host "Current item: $_"
}
在此示例中,$_ 會被替換為集合中的每個元素,並顯示在螢幕上。如果您在 PowerShell 中經常使用管道,$_ 將成為您的好朋友!

powershell -sta
這個指令是什麼意思?
powershell -sta 是用於啟動 PowerShell 的一個命令行選項。讓我為您解釋一下:
-sta 代表 Single Threaded Apartment(單執行緒單元)。當您使用此選項時,PowerShell 會在單一執行緒上運行,這對於某些 COM(Component Object Model)物件和應用程式可能是必要的。
如果您需要在特定情況下使用單執行緒模式,例如與 COM 物件互動,您可以使用 powershell -sta 來啟動 PowerShell

2024/04/01

20240401

對於,擺綠乖乖,讓設備乖乖這件事
我的看法向來是:荒謬
雖然我知道原因是什麼,
一間中小企業
人員來來去去
寫文件並不是基本要求,而屬於 "美德" (至於寫的別人看不懂就是另一件事了)
接手的人面對各種設備和各種坑
能做的經常是 踩一個坑 填一個,以及 求神拜拜不要再讓我踩到坑了,最後才是尋找善心人士(廠商或前任 IT)
求神拜拜的部份後來就演化成放乖乖
各種奇怪的迷信也就流傳到現在
然後,我站在即將畢業的業務桌前
看著他桌上擺的2包大乖乖
...
...
...
難怪你的客戶都不乖
因為你乖乖擺自己桌上沒用啊
要也是塞到客戶的嘴巴裡(強硬的,讓他昏倒或嚇到,就不會再來煩你)
不然就是放他桌上(這是要設備乖乖的,不是嗎?)
放自己桌上,不就讓自己乖乖的服侍客戶,說一不二?
擺乖乖我還能理解
但兩個業務桌上都還放了 真魷味 .... = =a

世界真是無奇不有 ~

2024/03/30

20240330

業務昨天說,他做到月底,星期一提的辭呈

六年多前剛進辦公室,當時的業務是公司第一名
不過一年後離開

一個月後,南部的業務上來兼任
但是兩頭跑的結果,撐不過半年就離開
走的時候,是真的開心
應該是真的很累

離開前
帶了一個新的業務(就是現在這個)
交待好好幫忙

不想再看著業務來來去去
確實前兩年我是很盡力在幫忙

不過後來有點不合
不知是太熟了
人與人的界限模糊了
開始有一些要求
令人不快

後來這位業務
也走上前任的老路
中部 南部兩頭跑
但是他撐了一兩年
仍然是全公司第一名(中部人比較拚?)

聽到他要離開的消息
心裡揪了一下
說不清是什麼感覺
但還是笑笑的恭喜
祝福他下一份工作 不會這麼累

我們公司 應該滿硬的
工程師還算好
前期有人帶 不然也有文件看
沒事的時候就自己做 lab
求救的時候,只要不是伸手牌,老鳥多半唸兩句還是會出手
(如果人緣不差的話,可惜我是絕緣體)

業務就很恐怖了
一星期兩天要跟 boss 開會
每次開會就是業續、未來展望、下半年計畫、明年計畫,怎麼執行、執行率如何
以前我會覺得業務的薪水比工程師高不合理
後來我會覺得,再給我一倍的薪水,我都不願意去當業務

願這位業務及各位努力的業務
都能夠順利拿到自己的目標 KPI
#工作雜感

2024/03/25

20230325 初次露營

  • 營釘太軟,可能要另外買
  • 露營椅,約3300x2
  • 小桌,約2000
  • 買新睡墊
  • 補買nuit照明

機車載物的擺放大概定下來了,目前就是蛋殼墊太佔空間,而且睡起來很不舒服,應該會買新睡墊換掉

日月潭伊達紹碼頭旁,齊樂事露營區
營主親切和善不多話,也不會打擾人
營區算乾淨,尤其是衛浴非常整潔

營區本身還算安靜,晚上睡不著時在外面散步,營燈照著二層樓高的各種樹木,頗為壯觀
缺點是鳥和雞,鳥也就算了,大多白天才叫
雞想到就叫,一隻叫2點的,一隻叫5點的,真想衝出去殺來吃

到場時大概16:xx,營位C16
騎車停到定點,初判地面還算堅固,就把車立起來
用幾塊塑膠棧板先把地面架高,開始組裝帳蓬

之前沒有釘過營釘,目前發現營釘太軟,可能要另外買
四個角落邊邊有大口袋,斜角有小口袋,還算實用
兩個入口上方、頂端各有一個繩掛口,拿來掛小東西很實用
上方的平面網袋太軟了,放不了什麼東西,不太好用;拆掉多4個繩掛口也許比較好用

帳蓬算通風,是缺點也是優點
優點是比較不會悶熱
缺點是下大雨時,雨點打到地上會噴濺

蛋殼睡墊這東西...應該是低預算的選擇,但我花了近2000買一個睡墊,還滿後悔的
一來是很佔空間,機車不好擺放,二來是太薄,棧板算很平整了,但睡起來超硬,多了睡墊也只是減輕10%的不舒服而已
當初要是直上seatosummit一個要6000,下不了手之外,也不確定會不會浪費錢
浪費2000比浪費6000要好多了吧?千金難買早知道啊

沒有買營燈,真的是滿不方便的,室內缺照明時,要找、拿東西,甚至是躺著說話,都嫌麻煩
除此之外,由於室內只能盤腿坐,久了大腿兩側和膝蓋的肌肉、關節都不舒服,看來椅子的錢不能省

然後喝酒的時候因為地面不平打翻,擦蛋殼睡墊又很花時間,小桌子的錢也得花

伊達紹那邊就有點令人失望,吃的不是太貴,就是種類太少

2023/10/14

咖啡二三事


裝備演化史

2007-2022...


Hario V60 1~4人 手沖套組  $1000



kalita 郵筒磨豆機 $500



HARIO V60手沖壺 [全雲朵不鏽鋼細口壺]  $2000




小飛馬磨豆機 $3000



Bonavita Brewista Artisan 不銹鋼可調溫電水壺/溫控壺 600ml $4000



第三代TIMEMORE BASIC+TW  LED觸控秤重計時電子秤-黑 $2000



Nesspreso Pixie 鈦金屬 & Aeroccino3 黑色組合 $7600



咖啡粉比例

7-11 city cafe 的比例約在 1:25 左右 (偏淡)

以咖啡粉:水的例例為基準,一般咖啡店大多是喝1:20的比例,因此 300cc 的咖啡約需 20g 的咖啡豆

300/20=15

如果喝更濃 1:18,300cc 的咖啡約需 17g 的咖啡豆

300/18=16.6

常用的比例是 1:15 ~ 1:20,自己沖的話可以挑戰看看


成本

一般外面賣的豆子多是半磅裝一包(約220g),以 $450、1:20的比例來算的話

半磅裝 (g)
每次用量(g)
每包單價
每杯成本 (300cc)
226.80
15
 $       450
 $         30

教學

推薦看這兩位的頻道



分享幾個咖啡常見的 QA

  1. 咖啡萃取的時間越長(泡在水中時間越長),咖啡因越高

    因此以咖啡因來說,義式較手沖低

  2. 能不能提神、晚上會不會睡不著,都要看個人體質

    然後這兩件事是分開的

  3. 手沖可以幫助腸胃消化,比義式或美式都有效(可能也要看個人體質)

2023/02/12

881 spotify

退訂 spotify,理由直接寫:
因為不支援 homepod
其實不只這些
a. 用 iphone spotify airplay 很耗電,比 apple music 多 1.5 倍左右 (一樣是離線下載聽音樂)
b. spotify airplay 滿不穩的,明明是放離線音樂,但常常突然沒聲音,得做一些處理才能繼續播放
c. 到現在還是不支援 iphone 捷徑,得透過 google assistant 才能叫得動 spotify
spotify 原本沒有這麼不堪,大概是 homepod 問市前後,穩定性開始逐日向下走坡 ... 很多網友敲碗支援 homepod / 捷徑,都不聞不問
我可沒少付錢,你對 apple music 不爽,也不是搞消費者吧
想搬家的請參考 tunemymusic 服務,付個 NTD $170 就可以用一個月,擺脫惡房東小錢一筆

2023/01/26

搬家 (migrate online service)

使用多年的 lastpass, spotify, onedrive

陸續放棄了

onedrive的同步頻率、時間很謎,而且掃瞄速度、同步速度都非常得慢;據 ptt 網友所說,是台灣網路問題

alt: google drive, 至少同步速度和頻率可以預測,而且付費後還多了 google meet 無限時間可用


spotify,到現在死不出 shortcut 捷徑,要做自動化得多花很多力氣

而且死不支援 homepod,只能從手機 airplay (連用 spotify desktop 都不行)

alt: apple music,至少無痛整合 homepod;而且我本來就有三個帳號在用 icloud,乾脆直昇 apple one 家庭版,還多了 apple tv+ 和 apple arcade 

不過老婆還在用 spotify,而且外出還是可以沿用,只好暫時雙棲


lastpass,其實主要就是用久了想換看看,不過也有一些不太好用的地方,像是

1. lastpass authenticator 三不五時出問題,無法做半自動 verify,得移除手機 app 再重裝

2. 自動填入常常有問題(這好像是網站問題)

最近找到了籍口,就跳到 1password 了

原因是 data breached. 官方本來說只有程式碼被盜,過了大概半個月,母公司 goto 才承認連加密金鑰都被盜... 我咧 ooxx

你要是第一時間承認,披露哪些帳號(甚至是全部帳號)該重設密碼都好,至少我們重設密碼後加密金鑰也會重新產生,密碼庫就得以保全

結果多給了駭客半個月的時間去解密碼庫... 啊不就還好我沒把信用卡、網路銀行的資料放在上面?

spotify desktop can't add song from favroite to playlist

tunemymusic 可以轉播放清單,但無法轉 spotify favorite songs
原因不明

打算用另一個方法,將 spotify favorite songs 裡所有的歌,全部新增到另一個播放清單(ex: 33),再用 tunemymusic 轉

但這一招只能用 spotify desktop,不行用 spotify web 
但是在 spotify desktop 新增到播放清單 33 後,從 spotify web 的 33 看不到剛新增的歌

爬文看好久,這招可能有用

在 hosts 中新增一筆記錄,將 0.0.0.0 的位址,解析成 weblb-wg.gslb.spotify.com

c:\windows\system32\drivers\etc\hosts, add text as following:

might have a chance.
可能會有用

2022/12/07

wget google drive


打算棄守 onedrive 換去 gdrive 了
主要是 onedrive 分享給別人,還需要有 microsoft 帳號
然後也不能在 os 層用 wget / curl 命令抓檔案 (至少我爬過的文,測試都不行)

另外就是現在 google meet 也要收費了,算一算與其用 zoom 還不如直接跳去 google meet + anydesk
很多人都不願意使用 zoom,不然就是只開網頁版,能語音不能遙控,還得再另開 anydesk (翻白眼)

以上碎碎念 ^ ^

假設 google drive 取得的連結如下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2070e193eb9e6978a33f0425e1fb9364/view?usp=share_link

wget 標準語法
wget --no-check-certificate 'https://docs.google.com/uc?export=download&id=FILEID' -O FILENAME

wget 代換語法
wget --no-check-certificate 'https://docs.google.com/uc?export=download&id=2070e193eb9e6978a33f0425e1fb9364' -O test.zip